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观察] 我国光伏产业依旧属于“政策驱动型”而非“市场驱动型”行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7 13:5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长期以来,多晶硅作为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仅仅在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上得到应用,除了这个领域外,几乎被人们遗忘。
  
  就在太阳能多晶硅项目获得独立 “身份”的同时,200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法》获得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表明了我国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的选择和决心。而此时,国际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勃兴,大大刺激了多晶硅的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可观的价格,促进了我国光伏产能的急剧扩张,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约260万千瓦,占世界产量的32.9%。
  
  光伏产业圈内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吸引了一大批淘金者进入这个行业,而不幸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动摇了多晶硅的价格基石。对于那些受暴利驱动、较晚涉足光伏行业的企业而言,他们或多或少感受到了岁月的艰难,但那些较早涉足光伏行业的企业业绩则依旧光鲜,以至于对决策部门发出的过剩预警置若罔闻,而这种盲目的乐观反过来又影响到了决策部门。
  
  到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转暖,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国内外光伏产业又开始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隐忧:高速发展、瞬间创造巨大财富的背后,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的尴尬;光伏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本质改变,产品主要依靠出口,企业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国内应用市场经过“金太阳”工程后虽有所扩大,但并未真正启动。
  
  2011年第一、第二两个季度,国内光伏行业延续着上一年的热情,投资节奏仍然处于亢奋之中,增产、扩容依然是光伏行业最热的关键词。尽管光伏经历了2008年多晶硅的滑铁卢般的教训,仍没能挡住新进入者的脚步。而地方政府或出于增加GDP的考虑,或出于低碳发展的需求,出台了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为光伏的发展推波助澜:有18个省份号称要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宣布要把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
  
  而在第三、第四季度,一切似乎在瞬间出现了逆转。随着各上市公司惨淡季报出台,以及国内外市场环境的风云变幻,光彩 四溢的光伏行业顿时陷入一片黯然。当此之时,2011年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其在2011年7月24日签署的《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发展改革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文件的颁布给了光伏业界一个大大的惊喜,让翘首等待已久的业界如遇甘霖。
  
  但是,光伏产业的元气还未恢复,2011年底至2012年,国外“双反”频袭,停产企业频现,相关项目搁浅的新闻层出不穷。
  
  光伏行业开始举步维艰。2012年上半年,近九成国内多晶硅企业停产,“裁员”风暴开始席卷国内光伏企业,一时间,光伏行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2013新年伊始,国内光伏产品价格结束了近9个月的连续下跌之后出现反弹,其中单晶硅片和单晶电池片产品涨幅较大,最上游的多晶硅料价格也小幅反弹。
  
  随着去年底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整个市场呈现反弹之势。
  
  在这个暖意渐近的季节,无锡尚德却最终传来了破产的消息。在经历一年多的挽救与纠缠之后,这家国内光伏领域的巨擘终究难逃破产命运。经过几年盲目无序扩张和大干快上,无锡尚德经营形势日益恶化。而当“两头在外”的中国光伏产业开始遭遇海外贸易壁垒时,“大饼”越摊越大的无锡尚德最终轰然倒下。非常吊诡的是,即使在破产时,它在国际市场的订单量还处于全国光伏企业订单量的前5位。 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宣布破产使该行业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光伏上市公司负债情况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不过到第三季度,却有好消息传出:2013年7月27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经过谈判,中国与欧盟就光伏贸易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经过中欧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委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该价格承诺体现了中方绝大多数企业的意愿,使中国光伏产品在双方协商达成的贸易安排下,继续对欧盟出口,并保持合理市场份额。随着价格承诺的出炉,部分国内多晶硅企业深受鼓舞而纷纷复产。洛阳中硅于2013年8月18日实现全面复产;宜昌南玻多晶硅厂在经历11个月的停车检修、维护和升级改造后,2013年8月4日也正式开车;陕西天宏也于2013年9月复产开车。英利、晶科、保利协鑫等光伏上市企业相继公布了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在国内市场逐步开启及新兴市场得到不断开拓之后,光伏制造企业业绩开始快速上扬,一些企业已经实现赢利,其中,晶科能源已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赢利,收入、组件出货量和利润额较上季度均实现增长。
  
  相比饱和的上游组件市场,下游的电站市场则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批组件商、逆变器企业纷纷涉足电站领域,探索电站总包与经营模式,但其同样也面临着并网与电价补贴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亟待国家光伏政策的完善。因此,一些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光伏行业目前依旧属于“政策驱动型”而非“市场驱动型”的行业。

       来源:电气自动化技术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6-6 11:32 , Processed in 1.07813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