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观察] 不惧危机 光伏企业扩张豪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16:3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储能电站建设培训
      上轮危机还未结束,下轮危机却已袭来。
 
      原本光伏企业寄望2012年的光伏市场会出现好转,数据预测却打破了它们的美梦。近日,国际咨询机构isuppli表示,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为21.9GW,只有25%的增长速度,而2012年的增速则在20%以内。这与光伏曾经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2010年全球光伏的增速高达139%。
 
      光伏行业正在遭遇史上最严寒的冬天。蹊跷的却是,光伏大佬们似乎不惧寒冬,依然选择了产能扩张。这背后是孤注一掷的豪赌,还是另有隐情的苦衷?
 
      危机继续
 
      “纵观过去,光伏行业过去也曾有低谷期,但从没有超过一年,2011年是个例外。”IHS iSuppli光伏行业首席分析师Henning Wicht表示。
 
      目前,这场光伏危机已从年初延续至今,甚至比金融危机时受冲击更大。金融危机时,光伏企业只用几个月就走出了低谷,并随后爆发出“小阳春”行情,但2011年全年都处于惨淡低谷中。
 
      此前,光伏行业曾有乐观分析认为,随着需求回暖,2012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将出现拐点,而今这个预测也落空了。
 
      让行业备感揪心的是,光伏业一边是持续的需求危机,一边是严重的产业过剩。2011年光伏组件产能预测将超过50GW,为今年需求的两倍。在供过于求的驱使下,很多供应商陷入价格战,以低价换取订单,数据显示,目前光伏供应组件的价格已比2010年年底时低35%左右,从12元/瓦直线降到8元/瓦左右。
 
      光伏安装商中环工程总裁顾华敏表示,在此情形之下,很多厂商担心价格继续下跌,只好亏损甩卖库存,这反而让市场的整体报价进一步走低,不过他指出,这种下跌将随着库存的清理完毕而自动停止,“市场价格会逐渐稳定下来,只不过很难回到去年的高点了。”
 
      业界人士向记者透露,我国光伏企业危机远比想象中要大,中小企业在死亡线挣扎,而大企业也股价狂跌,巨亏不已。甚至有一些企业的库存严重,但并没有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可谓冷暖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在行业哀鸿遍野的形势下,光伏行业已经出现了裁员的苗头。
 
      “公司已撤销众多有名无实的虚职,已开始有人离职。”一位江苏光伏企业人士对记者透露,行情好时,光伏公司大肆高薪招高管;行情不好时,公司则裁员增效,多数高管一人身兼多职。
 
      常州天华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谢潇拓对记者表示,因为银根紧缩,目前大企业资金链紧张,从银行拿不到很好的利率,而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贷到钱,日子都不好过。据悉,在过去几个月仅在常州就有多家光伏小企业倒闭,这股风潮而今已在全国蔓延。
 
      “更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来。”Henning Wicht预测,明年上半年整个行业将面临大危机,在最主要的欧洲市场,各国受到欧债危机影响都在进一步下调光伏补贴,下调比率仍然未知。
 
      他透露,德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已有人提出要封杀中国的光伏组件;而意大利决定对欧洲本地生产的光伏产品提高10%的补贴来对抗中国产品;西班牙市场在经过2010年的迅猛增长后,因财力不济而补贴大幅下降,市场萎缩。“明年将是个市场节点。”他如此表示。
 
      变局前夜
 
      奇怪的是,尽管行业已处于史上最低谷,但仍无法阻挡中国企业扩张的脚步。
 
      截至2011年年底,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的产能都将达到2GW,无锡尚德则在2.4GW左右,而后起之秀晶澳的产能已超过了尚德,到年底将达到3GW。而其他光伏企业诸如晶科能源、林洋新能源等,扩张速度也在100%以上,产能或达到1.5GW。
 
      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为10GW,其中8GW来自中国,到2012年产能过剩将上升到惊人的22GW。
 
      为何在明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光伏公司依然疯狂扩张?
 
      一位晶澳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大家都知道整个行业已严重过剩,但问题是,你停止了扩张,别人不会停止。这样一来等过了寒冬期,你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别人给抢走了。”
 
      晶澳是近两年扩张最为迅猛的企业,它2005年成立之初正值无锡尚德美国上市、尚德董事长施正荣成为首富之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是,它仅用5年时间就在产能上超过了尚德。
 
      不过上述业界人士指出,晶澳虽在产能上超过了尚德,但在实际出货量方面,尚德仍然超越晶澳,成为全球出货最高的光伏企业。“对于光伏企业而言,产能往往比较虚,出货量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规模。”
 
      “大佬们都在利用此次危机扩张,目的是重排座次。”谢潇拓认为,在2009年金融危机时,众多企业们处于观望状态,包括天合、英利这样的大企业也小心谨慎,不敢盲目扩张,但尚德却趁机扩张了一倍,随后在市场行情爆发时,尚德趁机大赚了一笔,让很多当时观望的企业后悔不已。而今又到低谷时,很多企业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寒冬”不刹车。
 
      “问题是,如今已与2009年大不一样,当时全球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现在则是严重过剩。”谢指出,产能过剩导致厂家们大打价格战,利润进一步降低,而客户也趁机压价,整个行业处于一片惨淡氛围。
 
      谢潇拓认为,现在尚德、晶澳、天合、英利同处市场的第一阵营,这几家企业在质量、品牌、成本上都相差不大,未来一年将是决定谁是老大的关键时刻。而诸如晶科、林洋新能源等企业也在拼命跻身第一阵营,所以即便在产能过剩之下,众多企业依然选择了逆势扩张。
 
      不过,疯狂的队伍中亦有身不由己的企业。江苏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年的扩张的企业中,部分企业是无奈之举——2011年的扩张计划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制订下来,厂房建好了,设备的钱也预付给外商,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只能先把设备装好,等个一年半载,有订单了再招工人进行生产。”
 
      光伏市场的畸形扩张,让业内担忧不已。上述业内人士直言,希望政府能在环保、质量等方面对企业的扩张有所限制,“再这样扩张和无休止的价格战下去,对大家都是损人不利己。”
 
      事实确实如此。IHS iSuppli预测,2011年欧洲的光伏安装量占到全球的63%,而到2015年,将只有33%。
 
      一位业界人士说,只要熬过2012年行业就将迎来曙光,“但恐怕有很多光伏企业会死在黎明之前。”

     来自: 中国经营报

该贴已经同步到 master的微博
2#
发表于 2011-10-22 16:56:32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行业有“寒冬”就是扩张的时机的做法。大肆扩张,行业会重新洗牌。
3#
发表于 2011-10-22 17:27:50 | 只看该作者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洗牌是必然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2-1-20 00:25 , Processed in 1.11532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