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观察] 中国硅企欲“反制”美国恐误伤下游厂商遭反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3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美国对中国光伏下游产品的“双反”调查让中国的多晶硅厂商看到了打击美国竞争对手的机会,却未曾想到竟招致下游厂商的反对,以及商务部的冷遇。

  获悉,洛阳中硅、江苏中能、陜西天宏、赛维LDK四家企业已于1月下旬向中国商务部正式提交了申请,要求对美国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不过,这项举措招致下游厂商的普遍反对。在下游厂商看来,对美国多晶硅“双反”调查会导致下游厂商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

  可能出于担心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原因,中国商务部对多晶硅企业提出的申请显得比较慎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关人士对本报称,目前没有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对美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反制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公司Solar World的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不愿具名的美国本土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了贸易申诉。

  这7家企业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征收超过100%的反倾销关税。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就中国光伏“双反”调查立案。

  若美国“双反”调查案成立,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品将不得不缴纳较高关税,这将导致中国光伏企业的境遇雪上加霜。

  为了应对美国“双反”调查,以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4家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抱团反击此次调查。而在多晶硅领域内,有关国内多晶硅企业向中国商务部申请对美国多晶硅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呼声也日见高涨。

  2011年11月底,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曾公开表示,该联盟正在组织相关法务律师起草针对美向我国出口的多晶硅等相关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

  高宏玲称,近期将递交给(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第一步“双反”调查申请主要针对多晶硅,以后会延伸到与光伏产业相关的设备、配套部件及原辅材等产品。

  2月9日,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相关人士透露,洛阳中硅、江苏中能、陜西天宏、赛维LDK四家企业已经在今年1月下旬正式向商务部提出了申请,要求对美国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产品进行“双反”调查。

  据该人士透露,在行动之前,4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一起开了一次电话会议,共同商讨了此次申请应对策略。

  陜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陜西天宏”)总经理胡俊辉告诉本报,该公司确实参与了此次申请,但详细情况不便透露。

  高宏玲告诉本报,4家多晶硅生产企业对提出此次申请的积极性非常高,而根据商务部有关提请“双反”调查的法规——4家企业的多晶硅产量占据了国内多晶硅产量的绝大部分,因而完全可以代表中国的多晶硅行业。

  江苏中能一位高层人士向本报证实,该公司确实正在牵头向中国商务部提出请求,要求对美国多晶硅进行“双反”调查。“我们这也是为了配合下游光伏同行,是对美国的‘双反’的反制行为。目前我们已经提出了申请,正在等待商务部的反馈。”该人士说。

  权衡

  不过,中国商务部截至目前还没有公开透露相关信息。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没有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出对美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此前,国内多晶硅企业是希望能够以行业协会或者光伏产业联盟的名义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协会和光伏产业联盟一开始态度也很积极。

  “但毕竟行业协会代表的是整个光伏产业,不能顾了上游企业而忘了下游厂商。下游厂商对此次调查是抱有反对态度的。”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人士称。

  此外,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担忧:若以自己名义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对美国多晶硅企业进行贸易制裁,将来中美贸易战由此升级的责任无法承担。

  高宏玲称,光伏产业联盟现在建议多晶硅企业能够自己组织起来,以企业的名义提出申请,联盟这边只是做一些沟通工作。“再者,光伏产业联盟代表的是整个光伏行业,不能不顾及下游企业的意见。”高宏玲说。

  光伏产业联盟是由保利协鑫、天合光能、尚德电力、英利集团、阿特斯阳光等十几家光伏业界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组建的一个行业组织。

  该联盟成员单位的多晶硅总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70%以上,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50%以上,代表着中国光伏产业界的骨干力量。

  前述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人士也称,硅业分会也不会代表多晶硅企业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而是建议他们自己去申请。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负责人刘鹏旭则表示,对于多晶硅行业的反倾销调查,据了解目前没有任何机构向商务部提交正式的申请。

  国内多晶硅厂商向商务部提起对美国多晶硅企业的贸易制裁申请的另外一个阻力,来自于下游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等厂商。

  在这些厂商看来,若中国商务部真的采取贸易手段制裁美国多晶硅企业,势必将减少这些企业原材料供应的选择性,从而增加生产成本。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特别助理、法律顾问陈卓告诉本报,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期间,美国当地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在积极帮助中国企业游说美国政府的。

  接近美国“双反”调查的中方律师称,在美国,像MEMC这样的多晶硅巨头比中国企业还积极,他们在不断游说美国政府,希望不要立案。

  “人家一直在帮着中国的光伏企业说话,而国内则为了反制,拿多晶硅开刀,那么那些友好的企业一并遭殃,到时候中国光伏行业和美国光伏行业就真正对立起来了。”该人士说。

  下游厂商认为,对美国多晶硅企业的贸易制裁,将使得他们获得上游原材料的选择减少。而那些与美国多晶硅企业签订了长期合约的国内光伏巨头也将面临着更多的贸易纠纷。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多晶硅进口量在5000吨以上,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美国的企业。

  而对于国内的多晶硅企业来说,此次美国“双反”调查或许是一个打击美国竞争对手的好机会。若中国商务部接受申请,并向美国多晶硅企业提起“双反”调查,那它们可能将会获得更多来自国内下游厂商的订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2-9-12 04:16 , Processed in 1.14455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