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产业要闻] 逆势抄底:中国二线光伏企业的海外并购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0:0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即使中国光伏厂商的日子再不好过,它们毅然决定不放过眼下这个抄底收购欧美破产同行的大好机会。

  6月5日,汉能与德国光伏电池生产商Q-Cells签署协议,收购Q-Cells子公司Solibro的股权。Q-Cells在4月3日申请破产后,德国德绍州地方法院现在已开启Q-Cells破产程序。受欧洲政府补贴下调影响,去年光伏组件价格下跌50%至60%,整个光伏制造业生存艰难。除Q-Cells这家曾经全球最大光伏电池生产商外,不少欧美光伏企业也陷入破产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中国二线光伏制造商企图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技术和市场,“这个时间点花的钱也比较少。”Solarbuzz分析师廉锐说。

  对技术上与海外竞争对手仍有差距的中国企业来说,海外并购是弥补短板的最直接方式,汉能并购Solibro即是如此。Solibro的CIGS薄膜电池转换效率能实现17.4%,为全球薄膜电池最高。而汉能本身薄膜电池的路线是硅基薄膜电池,并不是CIGS薄膜电池。汉能这一收购相当于从无到有获得CIGS薄膜电池的技术、Solibro的欧洲生产线,并且可以通过国产化的方式来降低电池成本。汉能光伏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周捷三曾对媒体公开表示,汉能会利用Solibro提供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在中国建设更多的CIGS产能,未来五年CIGS在国内成本可以降到0.35美元/瓦(目前国内的晶硅薄膜成本是0.5美元/瓦)。

  无独有偶,薄膜生产商创益太阳能也在4月宣布,申请竞购美国光伏企业ECD及其附属公司UnitedSolarOvonicLLC(USO)的资产。

  除技术外,海外市场也是中国光伏企业收购时的考虑因素。荷兰组件和BIPV系统供应商ScheutenSolar曾在数月前宣布破产,广东爱康太阳能接手了ScheutenSolar的主要资产。广东爱康子公司保威新能源计划通过这一收购在欧洲开发地面和屋顶太阳能项目。廉锐介绍,ScheutenSolar在欧洲有着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在国际市场上并不具备品牌优势的广东爱康或可通过收购获得ScheutenSolar的品牌价值,更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

  财务状况糟糕的赛维LDK也想抓住这一机会。今年1月初,赛维LDK于以每股1.9欧元的价格公开收购德国光伏企业Sunways所有的流通股,总价大约是2200万欧元。“赛维将以低价购买一家拥有卓越技术和成熟销售渠道的知名品牌,Sunways迫于资金压力,除了将自己卖给赛维已别无选择。”法兰克福EquinetBankAG银行分析师StefanFreudenreich认为。

  不过,这波光伏海外并购潮的主要玩家是国际知名度并不高的二线企业,尚德、英利、天合这些一线企业并没有出手。廉锐介绍,光伏制造业技术门槛并不高,专利纠纷也不多,中国一线光伏制造商在技术水平上与海外竞争对手差距并不大。而且现在光伏行业关注的重点在于成本而不是效率,无疑中国在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

  一线厂商没有海外并购的可能性了吗?也不尽然。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开始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作出反补贴初裁,税率范围为2.9%至4.73%;5月17日作出反倾销初裁,税率范围为31.14%至249.96%。如此高的惩罚性关税足以让中国光伏制造商考虑将产能转移到海外。若一线厂商海外并购,更可能的原因在于规避双反的惩罚性关税。未经证实的传言是,晶澳、阿特斯正考虑在美国收购电池厂。

       来自: 环球企业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2-1-14 21:03 , Processed in 1.10950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